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如何强制执行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2-20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出违法的事情,比如损害他人利益,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个是属于违法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大家不是很懂,那就是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如何强制执行?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强制执行不当得利的方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当得利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书的,权利人可以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什么时候会执行,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旦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或者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同时,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也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在申请执行期间,如果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时效会被中止或中断。申请执行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那么期间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间,那么期间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一旦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就必须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且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不当得利返还的排除情形
1、履行道德义务而给付
例如,养子女对其生父母的法定赡养义务因收养而被解除,不再负担。若该养子女仍然赡养其生父母,则属于尽道德义务,对于因此而支出的费用,养子女不得以不当得利请求返还。
2、为履行未到期债务而交付财产
债务未到清偿期本无清偿的义务,但若债务人主动提前清偿而受领时,即使债务人因此而失去利益,债权人因此而取得利益,债权人得到利益也不返还。
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交付财产
一方明知自己没有交付义务而向他人交付财产的,对方接受该财产不予返还。
4、因不法行为交付的财产
不法原因既包括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也包括违反公序良俗。因不法行为而给付财产的情况下,对方不能取得该财产,该财产应当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