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中对提起诉讼的时限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法中对提起诉讼的时限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5

 
394051

根据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否则这6个月是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最长时限要求。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了6个月不提起诉讼,就会失去诉权。

行政强制法中对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规定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并且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情况下,可以在期限届满后的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3个月是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最长期限,并不是指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

换句话说,当事人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后,在法定时限内既不在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在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并且不履行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行政机关应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后满6个月后的3个月内的任何时间段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如果超过了3个月的最长期限再申请执行,法院将不会受理。

申请强制执行所需提交的材料

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 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如果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加盖公章;如果申请人是自然人,应由本人在强制执行申请书上签名或捺手印。强制执行申请书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也不得使用复印件。
  2. 一份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如果是受委托代为申请强制执行,还需提供委托代理资料。如果申请执行的是非法院法律文书,还需提供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3. 一份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和两份复印件。法院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加盖承办法官的法律文书生效章,如果经过两级法院审理,一、二审法院的法律文书均需提供;仲裁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应附上仲裁机关关于法律文书已经生效的函件或双方当事人已签收的送达回执原件;行政机关出具的生效行政法律文书应附上当事人已签收的送达回执以及证据材料原件。
  4. 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如果已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还需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选择
  2.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3. 征地补偿纠纷是否属于行政诉讼
  4. 行政诉讼原告怎么追加被告
  5.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两类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协警纹身是否合法及招收条件
  2.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3.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
  4.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
  5.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
  6. 行政处罚的法律规定及滞纳金的免除条件
  7. 行政强制执行的合理原则与行政法中的合理原则的关系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