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的责任归属划分标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法律知识

无因管理的责任归属划分标准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28

 
190966
朋友们经常因为无因管理的责任,不知如何处理,如何划分。小编整理了一些无因管理责任划分的标准。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介绍无因管理的责任划分标准的相关法律知识。

无因管理的责任归属划分标准

本人义务和赔偿责任

根据本人的义务,即本人的赔偿责任,管理人未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其义务,对本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债务不履行的责任。管理人的过错(故意或过失)是承担该责任的要件,但在紧急情况下为免除本人生命、身体或财产上的危险时,除非管理人具有恶意或重大过失,否则不承担赔偿责任。

管理人侵害本人其他合法权益的责任

管理人在管理过程中故意或过失侵害本人其他合法权益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构成侵权责任。管理人的侵权行为发生在管理行为过程中,与管理行为相关联,侵害的对象是本人的其他合法权益。管理人的管理不利于本人、违反了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通常也构成侵权行为。本人可以选择要求管理人返还管理利益,也可以要求管理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本人选择要求管理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管理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无因管理的作用

解决私权与见义勇为之间的矛盾

无因管理是一项古老的民事法律制度,旨在解决私权神圣法律原则与见义勇为助人为乐道德操行之间的矛盾。该制度经过千年发展,现在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都建立起了完善的无因管理制度体系。然而,在我国,对该制度的研究较少,立法上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因此,加强对该制度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民法典内容体系的完善。

社会观念与法律规定的影响

我国传统思想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施恩图报”的做法非常蔑视,导致无因管理的管理人即使因实施管理行为而蒙受损失也不愿诉诸法律。这种心理状态对无因管理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健全是不利的。此外,我国法律规定本身也不够明确,造成了无因管理行为减少的重要原因。

见义勇为行为的保障

见义勇为、救死扶伤、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和传统。然而,现实中英雄们的自身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和合理的补偿,导致见义勇为行为减少。近年来,对无因管理的管理人进行合理赔偿或补偿的案例增多,保障了管理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无因管理的发展。无因管理符合社会进步和发展,符合人类互助的愿望,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反映了社会对维护公序良俗行为的肯定。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无因管理行为必将增加。然而,目前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许多管理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证,即使法官的判决维护了管理人的合法权益,也很难得到执行。这些英雄们流血又流泪的案例真实反映了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现状。

延伸阅读
  1. 扶起路人是否构成无因管理行为?
  2. 公司破产没钱发工资怎么办
  3. 无因管理造成损失怎么办
  4. 无因管理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怎么赔偿
  5. 无因管理的责任归属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银行不良资产能否追回
  2. 个人债务被起诉会连累配偶吗
  3. 老客户拖欠货款怎么办
  4. 国营企业倒闭债务怎么要回来
  5. 不良资产收购要注意什么
  6.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7. 个人债务纠纷算涉黑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