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中如何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法律知识

司法实践中如何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21

 
188930
虽然中国法律制度日渐完善,但是走司法程序还是会浪费许多时间,这毕竟是有时效的,又特别是医疗事故,那么司法实践应考虑那些医疗事故中哪些时效问题?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有关“司法实践中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司法实践中如何考虑医疗事故中的诉讼时效的问题

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

在确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时,应当尽可能地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进行推定,而更多地适用“知道”的标糊行认定。

起算时间要考虑专业因素

许多损害发生的原因,难以为普通患者所能了解,有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所造成的损害,要经过数年时间才能清楚,因此,应当考虑除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不易了解损害发生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就有其特殊性。

起算时间的确定要考虑伤害的明显程度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的,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规定,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操作:

  1. 医疗损害行为侵害身体权的,行为一经实施,当事人就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期间可以开始起算。
  2. 医疗损害行为侵害生命权的,从受害人死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3. 医疗损害行为侵害健康权的,伤害明显的,从伤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伤害在侵害之时不能发生的,经检查确诊伤害的,从确诊之日起算诉讼时效期间;伤害造成劳动能力丧失的,在确诊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时起算诉讼时效期间。

合理考虑时效中断的事由

在司法实践中,患者就自己的病情向加害方进行咨询、向有关部门写信要求解决、向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等,均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另外,虽然患者知道了权利被侵害的事实,但是如果患者因受到侵害而住院治疗,提起诉讼或者主张有困难的,也可以有考虑诉讼时效的中止。

将诉讼时效完成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加害一方当事人

加害人是医疗机构,具有专业知识,其对患者伤情发生等情况在举证能力上强于患者,患者一般难以确切得知,所以为了保护受害人,应当将证明诉讼时效已经届满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加害人。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2.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及诉讼中断情形
  3. 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4. 医疗事故争议何时向法院起诉
  5. 医疗事故罪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2. 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规定及支付方式
  3. 精神病人打人的法律处理方式
  4. 工伤赔偿协议起诉是否构成合同关系?
  5. 触电引起的人身损害要赔偿吗
  6. 医疗过错鉴定申请书范文怎么写
  7. 人体伤残鉴定标准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