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侵犯他人姓名权怎样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侵犯他人姓名权怎样处理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16

 
18740
姓名是一个符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的符号,当然每个人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姓名权的,可以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而姓名,如果侵犯了姓名权,我们可以依法进行维权。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带您一起学习学习未成年人侵犯他人姓名权怎样处理。

未成年人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法律处理方式

一、姓名权的定义和保护

姓名权是公民根据法律所享有的一种人格权利,包括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权利。姓名权的保护对象是权利人的姓名,其中包括笔名、艺名以及其他能够用来表彰自己和区别他人的名称。

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的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同时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冒用他人的姓名。

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的规定,公民变更姓名时,需要符合一定的程序。对于18周岁以上的公民,需要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同时,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可以要求侵权方赔礼道歉。

二、未成年人侵犯他人姓名权的处理方式

(一) 民事纠纷,协商不成起诉解决

如果未成年人侵犯他人姓名权引发了民事纠纷,当协商解决不成时,可以通过起诉来解决。

1、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定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意味着将刑罚定在法定刑的下限;减轻处罚意味着将刑罚定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例如,如果应该判处五年以上的刑罚,实际判决会在五年以下。

2、对于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不予刑事处罚,但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对其进行收容管教。所谓的"必要的情况"是指家庭无人管教、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社会上的群众、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进行收容教养时,政府可以从社会保护的角度考虑进行收容教养。

(二)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和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一般来说,不满14周岁的人处于幼年阶段,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

2、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14周岁不满16周岁。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罪行时,应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已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在任何犯罪行为中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可以根据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1. 农村车祸赔偿标准-专业律师解读与建议
  2. 网上姓名属于隐私吗
  3. 品牌商标侵权是名誉权吗
  4. 发帖举报婚外情违法吗
  5. 老师可以强行剪学生的头发吗

未成年保护热门知识

  1. 福利院收养小孩的条件是什么
  2. 法律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3.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未成年人指的几岁
  4. 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5.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的追诉时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6. 雇佣童工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7. 未成年人可以出庭作证吗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