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标侵权是名誉权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法律知识

品牌商标侵权是名誉权吗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1-26

 
142240
对于公司的产品一般都会有一个商标,这个商标随着影响力的推移可能会演变为驰名商标,如果公司的商标受到了他人的侵权,是否可以认定为名誉权行为?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品牌商标侵权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

《民法典》对名誉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而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名誉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名誉权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对于法人来说,名誉表示着社会的信誉,是企业法人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社会评价。法人的名誉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名誉侵权的构成和形式

名誉侵权主要包括侮辱、诽谤和泄露他人重要隐私等几种方式。侮辱是指使用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例如使用下流、肮脏的语言、大字报、小字报、漫画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感到耻辱。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例如毫无根据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给他人精神带来巨大痛苦。民法通则第101条明确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于法人来说,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事实、诬称某工厂产品质量低劣,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对方等行为,这些都属于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如果法律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应依照其规定执行。这些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侵犯名誉权和诽谤罪的区别
  2. 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赔偿培训费
  3. 强制猥亵罪和强奸罪之间的区别
  4. 名誉侵权构成犯罪吗
  5. 【罪名解析】侮辱罪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委托合同
  4.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