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3-25
根据相关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其他门户网站上进行社会公示。其中,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的公示时长为5年,从公示之日起计算。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超过二十年的不动产案件,以及超过五年的其他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未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规定期限限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自身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对于因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 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 有明确的被告;(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书写起诉状存在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于不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对于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