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人是否有权收取遗失物遗忘物保管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拾得人是否有权收取遗失物遗忘物保管费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1-12

 
18606

拾得人是否有权收取遗失物遗忘物保管费?

根据法律规定,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或遗忘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送交有关部门。如果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并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如果不知道权利人的身份,应当发布招领公告。

在遗失物被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有责任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丢失,有关部门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当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必要的保管费用。

捡到遗失物不还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的规定,拾得他人遗失财物的人必须归还。如果在保管过程中产生了交通费等费用,可以与失主协商赔偿。如果拾得物品的人拒不归还,并以此威胁失主,属于明显的敲诈行为,失主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如果拾得物品的人不及时归还非法所得的财物,就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财物或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并拒不退还的行为。侵占罪的处罚根据数额大小而定,最高可处以有期徒刑或罚金。

因此,拾得物品后不归还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涉及违法行为。失主可以依法起诉拾得物品的人侵犯其财产所有权。此外,如果拾得物品的价值较大,失主还可以向派出所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拾得遗失物之债有哪些特征?

拾得遗失物之债具有以下特征:

一、遗失物是具体的物品。

遗失物只能是实际的物品,而不能是某种权利,如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并且,遗失物必须是可以被人控制的物品,而不是无法控制的物品,如阳光等。

二、遗失物的界定与占有有关。

当某人丢失了一件物品时,这个物品被界定为遗失物是因为他失去了对物品的占有,也就是失去了对物品的实际控制。这是遗失物与埋藏物最核心的区别。

三、是否丧失意思占有不影响遗失物的认定。

意思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据记忆的意思表示而持续的虚拟占有状态。遗失物的认定不受是否丧失意思占有的影响,而是区别于遗忘物和非遗忘物。因为遗忘物本身就是遗失物的一种。例如,某人遗忘了背包在公交车上,由于遗忘,他失去了对背包的意思占有。但如果某人无意间丢失了一个背包,在不断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有着意思占有,但这个背包仍然被认定为遗失物。

四、重新占有遗失物需要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

举例来说,某人丢失了一部手机,如果他之后找到了手机,在丢失和找到之间的这段时间内,手机被认定为遗失物。当他找到手机后,他重新获得了对手机的占有权。然而,除非他能够通过自己的民事行为找回这部手机,如果此时手机被他人拾得,无论该人今后如何处理,手机对于他来说始终是遗失物。

具体特征:

一、受益人和受害人必须是不同的当事人。

二、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三、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依据。即,受益人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合法依据,或者曾经有合法依据但后来丧失了。

当受益人得知自己的利益没有合法依据或合法依据已丧失后,有义务将不当的利益返还给受害人。

遗失物品多少可以立案?

根据《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对立案标准进行了规定:

公安机关接到盗窃报警后,不论盗窃财物的数额多少,都应该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案件,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盗窃、扒窃、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案件,不论盗窃财物的数额多少,都立为刑事案件。明显是惯犯作案或一人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到规定数额标准但情节或后果比较严重的案件,也立为刑事案件。其余案件作为治安案件查处,如果经过工作发现构成刑事案件,应及时立为刑事案件。盗窃数额在2000元以上或虽不足2000元但情节或后果严重的案件,立为重大案件;盗窃数额在20000元以上或虽不足20000元但情节或后果特别严重的案件,立为特大案件。个人诈骗和抢夺公私财物的案件,按照上述立案标准执行。

延伸阅读
  1. 遗失物过了公告期还能认领吗
  2. 民法通则遗失物有关的规定是怎样的
  3. 遗失物应该收归国有吗
  4. 拾得人将遗失物品损坏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5. 物权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已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是否要转移登记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物权还是债权
  3. 系统软件登记费用
  4. 商事审判中几个法律适用问题
  5. 担保条款不明确会带来什么不利后果
  6. 主合同解除担保人是否还承担担保责任
  7. 到期债权能否作为担保方式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