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据的审查法律有什么规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02
法律是讲证据的,案件的证据必须经过审查是否合法,我国法律对这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真实或不完全,法院是不会采纳的,在证据认定方面法院有严格的制度规定。那么关于证据的审核认定内容是什么?对证据的审查法律有什么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在下文浅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证据的审查法律规定及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一条,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审判人员根据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证据的收集、审查、核实和认定。然而,根据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如果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就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非法律和本解释另有规定。
应当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
根据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应当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
- 被告人、被害人的身份;
- 被指控的犯罪是否存在;
- 被指控的犯罪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
- 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有无罪过,实施犯罪的动机、目的;
- 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案件起因等;
- 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
- 被告人有无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
- 有关附带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理的事实;
- 有关管辖、回避、延期审理等的程序事实;
- 与定罪量刑有关的其他事实。
根据以上规定,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对被告人从重处罚时,应当适用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