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2-07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家属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勾结,一起实施徇私枉法行为,那么可以认定为徇私枉法罪的共同犯罪行为人。
发文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发布日期:2003-4-16
执行日期:2003-4-16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收到了你们关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徇私枉法罪共犯问题的请示(赣检发研字[2002]7号)。我们经过研究后,给出如下答复:
如果非司法工作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勾结,一起实施徇私枉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以徇私枉法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特此复函。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如果涉嫌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立案:
对明知某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
对明知某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起诉、审判。
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
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较轻的追诉,或者使罪轻的人受较重的追诉。
在立案后,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手段,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
其他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徇私枉法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仅仅根据这个规定,往往无法准确认定共同犯罪,认定共同犯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例如,如果张三和李四合谋实施抢劫,双方都明确协同抢劫的意图,并清楚了解共同抢劫的后果,那么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如果张三实施了抢劫行为,但李四并未参与抢劫或没有明确的共同抢劫意图,那么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而应该单独分别认定各自的罪行。
例如,A与B合谋盗窃,必须实施了共同盗窃行为,如准备工具、踩点、放风等,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如果B仅仅有共同盗窃的想法,但没有参与任何盗窃行为,也没有教唆、帮助、组织行为,一般不认定A与B是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必须由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但两人必须都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例如,一名正常成年人与一名精神病患者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相关法律责任应由正常成年人承担。
尽管认定共同犯罪是有条件的,但在实践中,影响认定共同犯罪的因素很多。机械地适用上述条件进行认定,并不总是正确的。例如,如果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过失犯罪,就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应该根据各自所犯罪行分别定罪处罚。如果对共同犯罪有疑问,最好咨询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以明确责任,并确定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此外,即使构成共同犯罪,根据个人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参与程度等实际情况,不同的人所受到的刑罚也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