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贿量刑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法律知识

索贿量刑标准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4

 
415486
【公务人员索贿好多钱入刑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受贿的情况在国家人员中存在,至于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受贿的官员对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性都是造成影响,而且也会给很多的人带来灾难,那么公务人员受贿多少钱入刑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一、数额较大的贪污或受贿

贪污或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其他较重情节的贪污或受贿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 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2. 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3. 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4. 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5. 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6. 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前款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 多次索贿的;
  2. 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3. 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三、数额巨大的贪污或受贿

贪污或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数额特别巨大的贪污或受贿

贪污或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3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五、挪用公款的量刑标准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384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 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 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3. 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4. 其他严重的情节。

六、挪用公款的量刑标准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84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 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2. 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3. 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4. 其他严重的情节。

七、行贿罪的量刑标准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390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390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1. 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 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 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4. 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5. 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6. 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八、行贿罪的量刑标准

犯行贿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 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
  2. 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3. 其他严重的情节。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九、行贿罪的量刑标准

犯行贿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1. 行贿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2. 行贿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3. 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十、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388条之一规定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的规定执行。

刑法第390条之一规定的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行贿罪的规定执行。

单位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390条之一的规定以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163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271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刑法第272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进行非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刑法第164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关于行贿罪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十二、贿赂犯罪中的财物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十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情形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1. 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2. 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
  3. 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

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十四、犯罪情节的轻重

根据行贿犯罪的事实、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较轻”。

根据犯罪的事实、情节,已经或者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二款规定的“重大案件”。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390条第二款规定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

  1. 主动交待办案机关未掌握的重大案件线索的;
  2. 主动交待的犯罪线索不属于重大案件的线索,但该线索对于重大案件侦破有重要作用的;
  3. 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证据收集有重要作用的;
  4. 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追逃、追赃有重要作用的。

十五、多次受贿的处理

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累计计算受贿数额。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一并计入受贿数额。

十六、贪污、受贿后使用公款的处理

贿赂犯罪中,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十七、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

十八、贪污贿赂违法所得的追缴和退赔

贪污罪、受贿罪犯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依照刑法第64条的规定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尚未追缴到案或者尚未足额退赔的违法所得,应当继续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十九、罚金的处罚

对贪污罪、受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应当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刑法规定并处罚金的其他贪污贿赂犯罪,应当在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判处罚金。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中的从犯量刑标准是
  2. 掩饰罪涉案24万从犯判几年
  3. 盗窃原油新量刑数额巨大
  4. 交通肇事罪举证责任的分担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4. 网络电信诈骗的立案标准及相关司法解释
  5.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6. 吸毒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7. 渎职金额多少可以量刑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