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02
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行为人通过挪用公款占有并获得收益。所有权被侵犯并不意味着所有权转移。任何财产犯罪都侵犯了财产所有权,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类似,只是侵犯程度不同。挪用公款罪还侵犯了国家财经管理制度,因为它违反了公款使用制度。
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未经批准将公款用于个人目的,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大额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大额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其中包含三个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行为人可能有多种动机,但动机不影响罪责。具体来说,挪用公款罪的主观特点包括:
根据挪用公款罪的数额和情节,可以判处不同的刑罚: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情况属于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情况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情况属于情节严重。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情况属于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