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5-02-15
房屋调查登记是指征收方在征收范围内对房屋的权属、用途、建筑面积、区位、用益物权等情况进行调查的程序,并根据该调查结果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房屋调查登记结果对于征收补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征收补偿方案的制定必须在房屋调查登记之后进行。然而,在实践中,征收方有时会在没有进行房屋调查登记的情况下直接制定征收补偿方案,这种行为明显违法,不符合法定程序。因此,当被征收方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制止。
根据法律规定,房屋调查登记结果需要进行公示,尽管《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没有详细规定公示的方式和时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征收方不需要公示调查结果。在实践中,征收方应在调查登记结束后及时公布结果,可以通过张贴公告或发放传单的方式进行。如果征收方没有公布或拒绝提供调查结果,被征收方应及时提醒相关部门进行发布。如果被征收方仍然拒绝提供,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房屋调查登记过程中,征收方应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房屋的位置、房屋内家庭成员和房屋结构等内容,并对现场房屋和附属物进行分类拍照、录像和编号,建立相应的档案,每户建立一档。被征收方在此时应积极配合征收方的工作,如果对调查结果没有异议,应及时签字确认。如果认为调查人员的工作不符合法律规定,侵犯了自身权益,可以及时告知并拒绝在登记结果中签字。
房屋调查登记结果是征收方制定征收补偿方案的基础,对被征收方具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被征收方应重视房屋调查登记过程。房屋调查登记过程属于征收方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认为征收方在实施房屋调查登记时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对房屋征收范围内的房屋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被征收人应予配合。调查结果应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