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7-11
我国公民对政府的行政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然而在具体信息公开申请权利行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被拆迁人不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公开。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阅读了解。
依法主动公开的内容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市、县政府应当依法主动公开以下内容:
- 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批复文件,包括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的文件(对于国务院批准的城市用地);
- 地方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准用地的文件,并明确表述变化后的情况,如用地面积、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
- 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
- 市、县政府用地报批时拟定的“一书四方案”(或“一书三方案”),包括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对于城市建设用地);
- 征地批后实施中的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相关材料。
依申请公开的内容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一些不便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市、县政府应当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依申请公开范围。以下是依申请公开的主要内容:
- 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和听证笔录;
- 用地批准后的征地补偿登记材料;
- 征地补偿费用支付相关凭证;
- 勘测定界图(涉及军事、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重要工程设施的项目除外,根据国家测绘资料保密规定);
- 其他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相关材料。
应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范围
与行政管理职责密切相关的信息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可能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行政机关自己制作的信息以及从其他组织或个人获取的信息。行政机关获取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其他行政机关制作的信息,例如下级向上级传递的管理信息;另一类信息本身不是政府信息,例如个人信息、非行政机关制作的信息(包括立法机关、政党部门、司法机关制定的信息),但经由政府获取后,也可能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对象。
根据特殊需要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以申请公开相关政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