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捐需承担刑事责任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诈捐需承担刑事责任吗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5-02-12

 
183006
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出现一些灾害的时候,很多人会踊跃扣款捐物,而很多明星也作出了口头承诺进行捐赠,但有些人是不履行承诺,出现诈捐的行为,那么诈捐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诈捐行为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捐行为在特定情况下会构成犯罪,从而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来骗取财产,公安机关将会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慈善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将责令其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分:

  1. 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2. 摊派或变相摊派捐赠任务,强行指定志愿者、慈善组织提供服务;
  3. 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4. 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
  5. 私分、挪用、截留或侵占慈善财产;
  6. 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违反该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慈善捐助的附加条件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赠与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即赠与人与特定受赠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赠与合同的成立不仅需要赠与人将财产无偿送给受赠人的意思表示,还需要受赠人表示接受。

慈善捐助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或资助不特定的社会成员,无偿地向公益性社团法人和事业法人或代表受资助不特定人利益的临时机构捐赠资金或实物的行为。由于慈善捐助的对象是不特定人群,因此与一般的赠与行为有所不同,属于特殊的赠与行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可以附加义务。如果赠与附加了义务,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如果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慈善捐助作为赠与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是无条件的,也可以是附加条件的。只要所附加的条件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双方应予以尊重和遵守。即使双方没有明确约定附加条件,根据捐助行为的性质,双方之间也存在隐含的条件。例如,在助学捐助中,捐助人的意图无疑是要求善款用于完成学业而不是用于投资等其他用途。在这种情况下,捐助人有权要求受助人履行捐助的目的,或者请求相关慈善机构督促受助人实现捐助的目标。

延伸阅读
  1.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2.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3. 招用童工的行为有哪些
  4. 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法律义务
  5. 交通肇事罪的行政处罚问题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国家刑法是否包含入室抢劫罪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