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争议提起讼诉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诉讼法律知识

消费争议提起讼诉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26

 
179781
一些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跟商家发生了争议,双方无法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于是消费者就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而想要提起诉讼。那么,消费争议提起讼诉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是什么?下面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消费争议提起诉讼的法定条件

一、原告的资格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利害关系指的是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其权利义务直接受到争议的影响。非直接受影响的人,除非法律规定,不得向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

二、明确的被告

原告必须明确指出被诉对象是谁,即某公民、某单位,某公司或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被告,法律关系无法确定,人民法院也无法开始审判。

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原告必须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即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事实理由,即解释争议的事实依据。

四、符合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

提起的诉讼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即涉及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的诉讼。此外,案件必须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即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审判权。因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纠纷的协商和解

准备充足的证据和证明材料

在协商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并提供详尽、充足的证据和必要的证明材料。在与经营者协商时,要清楚陈述问题发生的事实经过,并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要注意问题解决的时效性,不要被经营者的拖延所蒙蔽而一味等待。

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与争议相关的问题。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双方通过直接对话阐明事实、讲述理由,明确责任,并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对于消费者和经营者而言,都是一种理想的途径。实际上,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协商和解方式解决的。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中,第一项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延伸阅读
  1. 董事会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的规定有哪些
  2.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条件、期间和处理
  3. 欠多少钱可以申请支付令
  4. 我有一份培训机构的电子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
  5. 提存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商业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合同欺诈问题
  2. 一、反悔权与合同撤销权的比较
  3. 肯德基全家桶的成本分析
  4.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5. 消费者协会的法定职责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6. 宣传单上的价格与店内售价不符能不能要求店家赔偿
  7. 什么是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运营总监聘用合同范本
  2. 餐饮企业用工合同范本
  3. 区域总代理合同协议范本
  4. 港口项目BT合作框架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