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定义和要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组织结构 > 董事会法律知识

法人的定义和要求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7-01

 
390503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我国法律实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认为法人的正职行政负责人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与自然人作为公民的身份相比,法人作为一种组织具有根本区别。为了成为法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合法成立

法人必须依照法律和法定程序成立,并且其经营内容和性质不能违反国家法律。

2. 资产或经费

法人需要具备必要的财产或经费,这是法人独立进行社会经济活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物质基础。

3. 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法人应具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必须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代表的区别

法定代表人是根据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权力的负责人,一般指行政负责人,如公司的经理、工厂的厂长等。

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的机关,对外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38条的规定:“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相比之下,法人代表不是法人的机关。法人的任何工作人员,甚至是法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都可以成为法人的代表。法人代表的权利来自法人的授权,他是依照代理关系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

综上所述,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代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对象的不同

法定代表人是单一的,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法定代表人,通常是企业的厂长或经理。而法人代表是不确定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法人代表既可以是厂长或经理本人,也可以是由厂长、经理委托行使职权的其他人。但其权利是受限制的,不得超出授权委托的范围。

2. 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不同

根据民法通则第49条的规定,在一定情况下,除了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还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法人代表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利时造成他人损失或其他法律后果时,责任由法人承担。只有超出委托权限范围的行为造成的损失,才由法人代表本人承担。

延伸阅读
  1. 在异地注册分公司需要什么材料
  2. 法人股东各占50%如何互相约束
  3.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4. 股东大会可以解雇股东吗
  5. 法定代表人的地位

公司组织结构热门知识

  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2. 公司执行董事变更所需材料清单
  3. 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必要材料
  4. 一、监事会的设立目的
  5. 独立董事制度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
  6. 股东会决议侵害股东权益股东的救济方式
  7. 董事会 vs 股东会:权力与决策的不同角色?
公司组织结构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