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5-02-11
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的后果,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还需要承担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虚假宣传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违反了公认的商业准则,属于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时,经营者也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根据该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违反上述规定,对其商品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有可能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根据该法第四条的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对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经营者,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