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的职责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解决人事争议的主要机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设立一些办事机构的,那么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的职责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的职责
依法规定的职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事争议处理规定》明确了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负责人事争议案件的受理、仲裁文书送达、档案管理以及仲裁员的考核等。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九条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处理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决定仲裁员的聘任和解聘,以及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办事机构的职责
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十条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其职责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负责人事争议案件的受理、仲裁文书送达、档案管理以及仲裁员的考核、培训等日常工作,同时还办理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授权的其他事宜。这些办事机构通常设在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
员工跳槽后违反保密协议的处理
法律责任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跳槽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给原公司造成损失,他们将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并需要赔偿公司的损失。
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的规定,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可以被要求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人可以被要求承担侵权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违反保密协议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
公司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查处和制止侵权行为,并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如罚款。即使跳槽员工被追究行政责任,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
如果侵犯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公司作为权利人可以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立案侦查,追究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违反保密协议泄露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并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需要注意的是,跳槽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同样需要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