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提起仲裁需办理的手续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当事人提起仲裁需办理的手续有哪些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2-27

 
176335
在当前社会,仲裁是一种法律手段,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这个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矛盾纠纷。那么,当事人提起仲裁需办理的手续有哪些?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当事人提起仲裁需办理的手续

1. 提交仲裁协议

当事人在提起仲裁前,需要提交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以平等的民商事主体身份,共同表示愿意将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法律形式。仲裁协议必须符合法定要件才能成立,作为仲裁机构对争议管辖权的依据。

2. 提交仲裁申请书

当事人在提起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具体的仲裁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对仲裁机构要解决的具体争议的请求,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例如,在加工承揽合同纠纷中,定作方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承揽方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提供货物。仲裁申请书应当有明确的事实和理由支持,事实是指引起民商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或消灭的客观情况,包括事件和行为;理由是指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的依据,包括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等。

3. 提交当事人身份证明

当事人在提起仲裁时,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文件,以证明其身份和资格。

4. 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当事人在提起仲裁时,需要提交与争议相关的证据材料,以支持其主张或辩护。

5. 交纳仲裁费用

根据规定,当事人在提起仲裁时需要按照规定交纳相应的仲裁费用。

6. 其他需要依法办理的手续

除上述手续外,当事人在提起仲裁时可能还需要办理其他根据法律规定需要的手续。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仲裁法》第21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有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以平等的民商事主体身份,共同表示愿意将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法律形式。仲裁协议必须符合法定要件才能成立,作为仲裁机构对争议管辖权的依据。

2. 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具体的仲裁请求是指申请人在申请仲裁时提出的要解决的具体争议,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申请人在提出仲裁时需要提供一定的事实和理由作为依据。事实是指引起民商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或消灭的客观情况,包括事件和行为;理由是指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的依据,包括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并非要求事实必须确凿真实,理由必须合理合法。仲裁机构受理申请时,只要申请人提供了相关内容即可受理。

3. 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根据《仲裁法》第2条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然而,婚姻、收养、监护和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综上所述,《仲裁法》规定的仲裁范围遵守以下原则:纠纷当事人属于平等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主体;当事人对仲裁事项应当有处分权和解决权;仲裁的纠纷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纠纷。

延伸阅读
  1.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要求
  2. 海事仲裁案件的书面审理规定
  3. 一裁终局劳动者不服怎么办
  4. 去公司注册地仲裁吗
  5.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要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
  2.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3.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4.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5. 法院判决终结案件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影响
  6. 合同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7.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最新律师精编)
  2.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仲裁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