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争议仲裁后可否诉讼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当事人有约定仲裁协议的,出现合同争议后,当事人可以按约定申请仲裁解决合同纠纷的,那么合同争议仲裁后可不可以诉讼?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仲裁与诉讼
一、仲裁后的诉讼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合同发生争议并申请仲裁后,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一旦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结果不满意时,不能直接提起诉讼,但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但需要提供以下证据证明裁决存在以下情形之一:1. 不存在仲裁协议;2.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进行仲裁;3. 仲裁庭的组成或程序违反法定程序;4. 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5.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6. 仲裁员在仲裁案件过程中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
撤销仲裁裁决的审查和裁定
一旦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合议庭审查核实,确认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应当裁定撤销。如果人民法院认定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也应当裁定撤销。
不能通过仲裁解决的纠纷
1. 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相关的纠纷
尽管这类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并且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由于涉及当事人本人无法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需要法院作出判决或政府机关作出决定,因此不适用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2. 行政争议
行政争议,又称行政纠纷,指的是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的争议。根据外国法律规定,此类纠纷应当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此外,《仲裁法》还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由国家另行规定,即不适用仲裁法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