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构成要件包括了哪些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民法构成要件包括了哪些内容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7-07

 
175949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买卖、交通运输等活动,这些都是属于民事活动,在法律上是有有一定的规定的,那么,民法构成要件包括了哪些内容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民法构成要件的内容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所必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它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负民事责任的标准。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对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归责原则的系统阐述。

一、犯罪构成要件

在我国,犯罪构成实际上是指犯罪成立要件。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1. 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关系。

2. 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3. 犯罪主体:指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单位也可以成为部分犯罪的主体。

4. 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伤害结果所抱的心理。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无因管理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管理他人事务。

2. 为避免他人利益损失而进行管理。

3. 无法律上的义务。

三、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分类

1. 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适用过错责任的责任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因果关系、过错四个要件。

2. 特殊民事责任构成要件:适用于各类特殊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由法律加以特别规定,如环境污染责任、交通事故责任等。

四、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 存在民事违法行为:行为的违法性是构成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违法行为可以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要求行为人在某种情况下有做出某种行为的义务,但没有履行。

2. 存在损害事实:只有在民事违法行为引起了损害后果的情况下,行为人才负民事责任。损害可以是财产方面的损害和非财产方面的损害。

3. 存在违法行为与违法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违法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一种本质必然的联系。

4.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过错是指违法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一种心理状态,分为过失和故意两种。

延伸阅读
  1. 刑事责任的处罚方式
  2. 售卖假冒名牌的法律责任
  3. 入室盗窃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4. 刑事拘留的解除条件
  5. 构成立功的条件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2.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