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的判定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知识

非法集资的判定标准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6-20

 
388178
由于非法集资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在查处这类行为时会审查的比较仔细。当非法集资案件被侦破后,所有知情人士,法院都是会根据其参与程度进行处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观方面

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非法集资行为,则不构成犯罪。

非法集资犯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集资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1. 客体要件

非法集资犯罪的客体是复杂的,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然而,一些以集资为名实为诈骗的犯罪行为开始滋生、蔓延。这种集资诈骗行为通过欺骗手段蒙骗社会公众,不仅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还干扰了金融机构的正常业务,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这种行为导致投资者对集资活动过于谨慎,甚至对金融机构的集资也可能产生不信任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 客观要件

非法集资犯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并且集资数额较大。构成该罪的行为人在客观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集资的主体应为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公司,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公司或企业集资的目的。- 公司或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融资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进行募集资金,其中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主要的集资方式。- 公司或企业在资金市场上募集资金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3. 主体要件

非法集资犯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单位。

4. 主观要件

非法集资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有将非法集资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据为己有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非法集资形式资金的个人控制之下,或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本单位的控制之下。通常情况下,这种目的具体表现为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的所有权转归自己所有,或任意挥霍,或占有资金后携款潜逃等行为。
延伸阅读
  1. 一、企业员工的拘留期限与处理方式
  2. 非法集资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3. 非法集资涉案财产的冻结问题
  4. 非法集资责令退赔的必要性
  5. 集资诈骗罪的刑罚规定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电子章在欠薪合同上的法律效力
  2.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
  3.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
  4. 刑法中非法集资两千万判几年
  5. 众筹平台的收费模式
  6.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7. 非法集资会没收老婆的财产吗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