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可以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吗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3-11-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在开庭定理之间,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是可以进行调解的,那么人民调解可不可以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知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人民调解的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分析
依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于某些案件的调解可以采用口头协议的方式,而不需要制作调解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以下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一)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二) 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三) 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四) 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对于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从而具有法律效力。
口头合同的订立方式及法律效力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以直接对话或者通过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的方式订立的合同。
口头合同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在自由市场买菜、在商店购买衣服等。现代合同法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需当事人约定。只要当事人没有约定特定形式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合同采用口头形式的优点在于简便快捷,但缺点在于发生纠纷时取证困难。因此,对于即时清结且关系相对简单的合同,采用口头形式是适宜的选择。然而,对于不能即时清结或较为复杂重要的合同,则不宜采用口头形式。在实践中,合同采用口头形式并不意味着不产生任何文字凭据。例如,在商店购物时,有时会要求店主开具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但这些文字材料只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而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相反地,只要有证据表明口头合同的成立,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对于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口头合同的一方,同样要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