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辞退录音是否可作为证据的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口头辞退录音是否可作为证据的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5

 
426647
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比较多的,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对劳动者进行赔偿,那么口头辞退的录音能不能算作证据?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原法院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之前的规定,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需要根据违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排除。

新的证据规则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的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重新定义了非法证据的含义。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的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对于录音证据来说,如果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比如录有他人隐私或在其工作或住所窃听取得的录音资料,仍然会被排除使用。

合法的录音证据

然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0条规定的“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是有证明力的。要使该录音证据成为判决依据,必须符合两个条件:首先,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谈话双方当事人在录音时没有受到限制,是自觉自由的意思表示,是善意和必要的,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查明案件真实情况;其次,该录音证据的录音技术条件良好,谈话人身份明确,内容清晰,具有客观真实和连贯性,未经剪接或伪造,内容未被改变,无疑点,并有其他证据佐证。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二年备查。

试用期被辞退的工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的规定,试用期被解雇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工资。不支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但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的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延伸阅读
  1. 欠支付宝贷款5万元现在还不上怎么办
  2. 信用卡逾期还不了要怎么跟银行说
  3. 偷录偷拍是否能作为证据使用
  4. 偷录的录音、录像作为判决证据的条件
  5. 没有合作协议怎么起诉诈骗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网上税务举报的证据类型
  2.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3.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4. 诉讼费用及其构成
  5.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6.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7. 向法院提起财产保全需要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