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协议变更程序是什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1-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合同是实行自治原则的,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合同的内容,但需要遵守法律的规定,执行和解协议也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签订的,那么执行和解协议变更程序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执行和解协议变更程序的法律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变更执行和解协议也是实施自治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变更执行和解协议是一种实施自治的程序。双方当事人只需达成一致意见,即可进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变更。变更后的协议需要提交给高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变更执行和解协议,并将变更后的协议提交给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也可以将变更后的内容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各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后果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和审查被申请执行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在执行实践中,扣留和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经常使用的一种执行措施。扣留是指将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暂扣下,仍留在原单位,不允许其使用和转移,以促使其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如果超过期限仍不履行,可以提取该项收入交付申请执行人。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当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时,人民法院有权对其应履行义务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或变卖。人民法院应及时将扣留和提取的存款和收入,以及拍卖和变卖被申请执行人财产所得的款项交付申请执行人,并结束执行程序。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在搜查中,如果发现应依法查封或扣押的财产,执行人员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查封或扣押。如果来不及制作查封或扣押裁定,可以先行查封或扣押,并在48小时内补办手续。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单据
对于其他公民个人持有被申请执行人应交付的财物或票证,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交出。如果经过教育仍不交出,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3条的规定处以罚款,还可以向监察机关或相关单位提出建议,对其给予纪律处分。对于相关单位持有的财物或票证,人民法院应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并由相关单位转交。如果相关单位或个人因疏忽而导致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票证被损毁或丢失,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持有人进行赔偿。如果拒不赔偿,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申请执行财物的实际价值或票据的实际价值裁定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