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08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单位停工停产是非劳动者原因造成的,并且停工停产发生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无法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
根据《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对于因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企业,如果停工停产时间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应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如果停工停产时间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根据职工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如果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应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生活费,直到企业复工、复产或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在疫情期间被公司辞退,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申请。申请时需要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提交材料后,仲裁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立案,并给予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之后进行开庭审理,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委会将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的结案期限为60天。如果对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非法辞退的劳动者,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如果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经济补偿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的定义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