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工作时间制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法律知识

缩短工作时间制是什么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3-11-13

 
171516
在现代社会,可以说大部分工人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都有公司给予安排的工作时间表,工人必须按照公司所安排的工作时间来进行工作, 而在我国法律规定当中,却存在缩短工作时间制的制度,那么缩短工作时间制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缩短工作时间制度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缩短工作时间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工时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或遇到特殊情况时,允许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前提是要确保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完成。缩短工时制度仅适用于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或遇到特殊情况的职工。目前,适用于缩短工时制度的情况主要包括:

1. 特殊行业或岗位的职工

这包括从事矿山井下、高山、有毒、有害、特别繁重和过度紧张的体力劳动的职工,以及纺织、化工、建筑冶炼、地质勘探、森林采伐、装卸搬运等行业或岗位的职工。

2. 夜班工作的职工

夜班工作时间一般指从晚上10时到次日凌晨6时从事劳动或工作的时间。夜班工作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增加了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因此夜班工作时间比标准工时要减少1小时。

3. 哺乳未满12个月婴儿的女职工

为了照顾婴儿的需要,哺乳未满12个月的女职工可以缩短工作时间。

4. 16岁至18岁的未成年劳动者

为保护未成年劳动者的身心健康,16岁至18岁的未成年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也可以缩短。

制度工作时间的定义和作用

制度工作时间是指应该出勤的工作天数的时间总和,即应该出勤的工作时间。

制度工作时间主要用于计算加班时间。一些机构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他们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制度工作日规定的工作小时数即为加班。因此,制度工作时间是判断加班以及矿工工作时间的重要依据。

简单来说,制度工作时间是国家规定的每月工作时间。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就被视为加班。

延伸阅读
  1. 上班期间得了抑郁症是否属于工伤
  2. 劳动合同
  3. 女职工怀孕期间,单位不能安排哪些工作
  4. 临时工猝死的赔偿问题及相关法律规定
  5. 工友之间误伤一切费用该谁管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7. 工作经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一般情况下的加班加点
  2. 特殊情况下的加班加点
  3.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4. 非全日制用工的基本权益
  5. 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拒付加班费该怎么办
  6.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7. 集体合同的效力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驾驶员劳务合同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厦门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