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怎么认定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25
入职时一些劳动者就跟用人单位签订了竞业限制相关的协议,竞业限制不仅是对员工离职后的约束,在职期间劳动者一样是要遵循竞业限制协议,按照竞业限制协议执行。那么,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怎么认定?今天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如何认定在职期间违反竞业限制
单位之间的经营业务是否重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竞业范围是指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在仲裁和诉讼中,比较两家用人单位在营业执照上记载的经营范围是否存在重合,可以证明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竞争关系。然而,营业执照信息可能存在与实际经营事项不相一致的情况,而且登记类别是工商局划分的大类,因此仅仅参考营业执照信息可能不准确。此外,竞争关系不仅包括同一行业的横向竞争,还包括上下游间的纵向竞争。即使两家用人单位之间的经营范围和主要业务不重合,也可能存在纵向竞争的情况,这需要原告用人单位重点挖掘证据材料。
劳动者从事的具体业务
考虑到我国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和跨行业、跨区域的经营情况,将整个企业组织的经营范围作为竞业限制的范围可能被认为损害了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因此,竞业限制应限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所从事的专门业务,不包含劳动者未接触的部分,更不能扩大到用人单位的所有业务范围。
在职员工是否有竞业限制义务
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约定员工在职期间不得到竞争单位兼职,甚至不得到任何单位兼职。用人单位无需额外支付补偿。这一约定可以作为劳动纪律的一部分,如果劳动者违反,可被视为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从而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违反在职期间的竞业限制义务约定违约金条款,则该条款无效。如果劳动者在职期间违反保密义务,则应承担赔偿责任,严重情况可能构成犯罪。此外,如果员工的兼职行业实质上是利用职务之便收取贿赂,则有可能构成贪污罪或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