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具有要约效力吗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4-05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投放一些商业广告,而广告如果符合一定条件,是属于要约,消费者按广告的要求进行消费后,广告的发布者要按广告的内容承担责任,那么虚假广告的要约有没有效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虚假广告的要约效力问题
引言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取代了此前有效的《合同法》。根据法律规定,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由新的司法解释取而代之。
虚假广告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现行合同法规定,虚假广告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虚假广告所包含的要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如果消费者因为虚假广告而遭受损失,他们有权要求广告发布者进行赔偿。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 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将被视为无效:(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结论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虚假广告的要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消费者若因虚假广告而遭受损失,有权要求广告发布者进行赔偿。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具备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合同也会被视为无效。因此,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虚假广告行为,是当前法律体系下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