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18
仲裁作为解决内地与香港两地经济贸易争议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两地的仲裁裁决相互承认与执行依据《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进行,这是一种有效的司法协助形式。然而,自香港回归以来,原有以《纽约公约》为核心的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机制面临理论障碍。长期以来,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仲裁裁决相互承认与执行一直处于“冻结”状态。1999年6月21日,香港与内地签署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为两地仲裁裁决相互承认与执行提供了新机制,为澳门、台湾等地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立法实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地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经济贸易纠纷也不断增加。诉讼和仲裁作为解决此类争议的有效手段,许多当事人已经转向仲裁,因为对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要比对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更容易。然而,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香港的《香港仲裁条例》成为同一主权国家中不同法域的仲裁法。由于两地在立法、法律渊源、仲裁员、仲裁协议、仲裁机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必然导致区际法律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统一实体法解决,二是通过冲突法解决。前一种方式较为简单,但不符合“一国两制”的精神,因此只能采用后一种途径。而相互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作为区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立法予以规定。
中国于1986年12月2日加入《纽约公约》,并于次年1月22日向联合国交存批准书,该公约自1987年4月22日起在我国生效。我国在加入时作出两项保留:互惠保留和商事保留。互惠保留意味着我国仅在互惠基础上对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适用该公约。商事保留意味着我国仅对根据中国法律认定为属于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律关系所引起的争议适用《纽约公约》。
英国于1975年9月24日加入《纽约公约》,并于1977年将公约延伸适用至香港地区。根据英国于1980年5月5日向联合国递交的声明,英国将“只对其他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适用纽约公约”,该声明同时明确这一“互惠保留”代表香港等公约延伸适用领土作出。香港在英国将《纽约公约》延伸适用至其地区后不久,专门增加了《香港仲裁条例》第Ⅳ部分“公约裁决的执行”。根据目前适用的1996年《香港仲裁条例》,香港法院区分了公约裁决和外国仲裁裁决两种类型。公约裁决是指在纽约公约缔约方国家或领土(香港除外)根据仲裁协议作出的裁决。外国仲裁裁决是指在香港以外地区或国家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该裁决必须是在1924年7月28日后作出的,且必须根据日内瓦仲裁条款议定书适用的仲裁协议作出的裁决,并且请求执行该裁决的当事人所属国与英国有执行裁决的互惠协议。
根据《香港仲裁条例》,当事人可通过三种途径在香港申请执行裁决:一是在高等法院进行普通法诉讼方式,以违约为由要求法院予以承认和执行;二是根据香港《仲裁条例》第2H条执行裁决的程序申请执行,即胜诉方提供宣誓书、证明对方当事人下落的材料、证据以及已生效的仲裁协议裁决等材料后,向最高法院起诉要求执行该裁决;三是根据《纽约公约》裁决程序申请执行。
香港法院执行的第一起中国涉外仲裁机构在内地作出的仲裁裁决,是将裁决条款列为判决的条款,然后按照执行香港法院判决的方式进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