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6-2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在中国境内必须适用中国法律,并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并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合资经营企业的一切活动应遵守中国法律、法令和有关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争议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根据法学理论,这三个法律条款都是强制性规范,即必须按照这些法律规定执行,否则就不合法。不合法的合同条款是无效条款,不合法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2. 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适用中国法律符合国际惯例。因为合资经营企业是根据中国法律成立的法人,在中国境内从事基本经济活动;合营合同是按照中国法律签订的,并且签订地和履行地都在中国。根据国际私法理论,无论是按照“物之所在地法”、“合同签订地法”、“合同履行地法”或“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合同准据法都应适用中国法律。
在适用法律问题上,有些合同曾出现过不合法条款。例如某地与美国一家企业在中国境内合资经营一企业,该合同的法律适用条款规定:“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美利坚和众国纽约州法律的管辖。”这个条款违背了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一旦发生纠纷很难处理并且对我方不利。
在实际谈判中,有些外商以我国法律不健全为借口来排除适用中国法律,或者笼统地要求适用国际法原则,这种要求是无理的,我们不能同意。因为我国对于某些国际公约有声明保留条款,对于某些国际惯例没有表示同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在谈判中把握好尺度,要让外商明白,在我国做生意是有法律可依的。
担保是一种法律行为,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协商约定为确保合同履行的保证行为。根据中国法律,担保一般有人、实物和金钱的担保。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般采用人的担保(指法人)。担保对象包括我方向外方提供担保和外方向我方提供担保两方面。
在我方向外方提供担保方面,有些外方要求我国政府为我国合营方提供担保,他们往往试图从法律上将我国企业与国家或政府联为一体,把企业的责任加在国家和政府之上。例如,他们提出:中国负责保证外国公司实现合同规定的权利,或要求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合同权利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这种要求将我国政府的保证作为担保是不能接受的,而且我国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一百零六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不能作为保证人。”
在外方向我方提供担保方面,最好是让其提供银行担保。如果是企业担保,则要审查担保人的资格,还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担保人的经济情况,看其是否有能力担保,并签订担保合同。
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合营企业协议是指合营各方对设立合营企业的某些要点和原则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合营企业合同是指合营各方为设立合营企业就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合营企业章程是指按照合营企业合同规定的原则,经合营各方一致同意,规定合营企业的宗旨、组织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等事项的文件。
合营企业协议与合营企业合同有抵触时,以合营企业合同为准。经合营各方同意,也可以不订立合营企业协议而只订立合营企业合同、章程。
合营企业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合营各方的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国籍;
2. 合营企业的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
3. 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合营各方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出资的缴付期限以及出资额欠缴、股权转让的规定;
4. 合营各方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
5. 合营企业董事会的组成、董事名额的分配以及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聘用办法;
6. 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其来源;
7. 原材料购买和产品销售方式;
8. 财务、会计、审计的处理原则;
9. 有关劳动管理、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事项的规定;
10. 合营企业期限、解散及清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