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14
在与房屋中介进行交易时,由于双方通常并不相识,存在可能的诈骗风险。因此,消费者应该查明对方的身份和房产的真实信息。最可靠的方法是凭借身份证去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房屋的真实信息,并查看中介门店的营业执照,以了解中介公司的资质。
付款方式在房产买卖过程中容易引发争议。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尽可能具体约定付款方式、付款日期、付款顺序和付款金额。最好的方式是一方先在银行存入现金,双方在银行实现交易,一方取出现金直接存入对方账户。选择安全的付款方式至关重要。
如果达成买卖意向,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交房时间。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注明卖方将以何种方式在何时将房屋交付给买方,以及如果不能按时交房,买家将得到何种赔偿,房屋是否存在租赁情况等。
与交房时间的约定类似,一般情况下,卖家可以预留一笔钱,在确认户口情况后再支付给卖家。这笔钱通常为房屋总价的1%左右。
买卖双方应当面了解维修基金的情况。如果将维修基金赠予买家,双方应在“购房条件约定”条款中的“其他约定”中进行约定。通常情况下,房屋交接时,买卖双方需共同到物业管理公司,对维修基金的账户余额进行资金交割,并变更户名。
房产中介通常准备了可重复使用的格式合同,这些合同往往充分考虑了中介自身的利益,但可能包含对买方不利的霸王条款。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条款,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草率签字,特别是明显不利于自己的条款,如“不论交易是否成功,均应支付中介费用”。交出房产证或购房款时,务必要求对方出具收条。
在签订合同时,买卖双方应尊重中介机构的中介服务,并诚信支付居间费用。关于佣金支付,要仔细查看合同中的约定:是买方支付中介费用,还是卖方支付,或者双方共同支付,各自占多少比例;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阶段支付,何时支付费用。例如,上海市规定买卖双方需支付房屋总价的2%作为佣金,买卖双方一般各占一半。
在交易过程中,要妥善保留与对方及中介机构往来的书面材料,如合同、收条、身份证和房产证等证件的复印件,以免在发生纠纷时因缺乏相关证据而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中介或对方口头承诺的一些决定购买或出售的事项,务必坚持要求对方以书面形式确认。最后要提醒的是,房屋归属以房产机关的登记为准。卖家手持房产证并不意味着卖家失去对房产的权利,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挂失后重新办理。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应的资金监管机构(如网上房地产资金监管、部分银行的资金监管等)来监督房产交易,确保资金和产权交割得到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