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0-11
和解是指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在农村土地纠纷中,当事人拥有充分的处分权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
调解是指委托村委会根据社会规范(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进行沟通和协商,促成当事人相互谅解和妥协,达成解决纠纷的合意。
仲裁是指在仲裁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参与的情况下,依法对纠纷进行居中审理并制作法律文书来平息冲突的方法。仲裁是民间性质的,基于当事人的合意。仲裁程序只能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启动,并且仲裁庭成员由当事人选任。
诉讼是指通过法院来解决纠纷的方式。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纠纷解决方式,民事诉讼具有特殊的法律强制性。它是公力救济的典型形式,也是国家处理民事纠纷的最有效和最后手段。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是有效的途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往往需要乡村两级政府和上级土地管理、司法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基层调解组织和工作是解决土地纠纷的基础,但仅依靠基层调解工作是不够的。因此,应当完善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多方面综合解决的目标。
司法机关和乡镇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强化基层调解工作,发挥其在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中的作用。
应当建立和完善县级土地仲裁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土地仲裁机构的作用。
司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审理监督,确保司法公正,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保障农民和村集体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应当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其自觉守法、护法,有效防止各种土地纠纷的发生。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除非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根据该法第九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因此,农村自留地与宅基地、承包地有所不同,但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自留地作为农户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生产农副产品、改善生活条件的必要补充。在法律性质上,农村自留地与承包地相同,只是政府对承包的土地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而对自留地没有颁发任何使用证书。因此,当农村自留地发生土地使用权纠纷时,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只能寻求政府确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