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财产保全程序中,承租方是否可以继续居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出租法律知识

房屋财产保全程序中,承租方是否可以继续居住?

点击数:83 更新时间:2024-01-06

 
1572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申请人申请的情况下,是可以对房屋采取保全措施的,保全房屋后,房屋是不能交易的,那么房子法院财产保全过程中承租方还能不能住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刑警对有嫌疑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出租在前,房屋保全在后的,房屋被保全后,并不影响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承租人可以继续居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如果承租人在租赁期内要求阻止将被执行的不动产移交给受让人,并且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经签订了合法有效的书面租赁合同并且占有并使用该不动产,那么人民法院应该支持承租人的请求。

然而,如果承租人与被执行人串通作案,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承租被执行的不动产或者伪造交付租金证据,那么人民法院不会支持他们提出的阻止移交占有的请求。

财产保全的解除和救济

1、如果在采取诉前保全措施之后,利害关系人在15日内没有提起诉讼,被申请人向法院提供了担保,申请人在财产保全期间撤回了申请并且法院同意撤回,或者法院确认被申请人的复议意见有理并作出新的裁定撤销原来的财产保全裁定,或者被申请人依法履行了法院判决的义务,那么财产保全就没有意义了。此外,在司法实践中,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和冻结一般有效期限为六个月。六个月后,如果当事人没有继续申请财产保全,原来的冻结措施会自动解除。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申请,或者根据职权及时解除财产保全。在解除财产保全时,人民法院应当发出解除保全的命令,并由法院派执行员执行。

2、如果当事人不满意财产保全裁定,可以依法采取救济措施。当事人可以申请一次复议。设置和允许复议的目的是为了纠正不当的裁定,减少或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为了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请复议的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唯一可以称得上程序权利保障的条款是第九十九条,该条款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因此,法院应当在裁定书上注明“如不服本裁定,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得停止裁定的执行”。申请复议的理由有很多,例如:

延伸阅读
  1.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2. 劳动者申请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
  3. 一、财产保全裁定的复议程序
  4.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5. 欠款扣车后的财产保全申请程序

房屋租赁热门知识

  1. 公共租赁房申请的处理程序
  2. 租房合同未签订,是否可以退还押金
  3. 合同
  4. 甲方(出租方):
  5. 房客逾期不搬换锁是否合法
  6. 次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特征
  7. 二房东群租房的合同有用吗
房屋租赁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