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的效力如何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保证的效力如何认定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8-30

 
156508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保证的效力认定条件

保证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其效力认定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以下是具体要求:

1.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通常不能独立订立合同;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只能订立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合同。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意思以一定方式表达给外部,并能被外界客观理解的行为要素。意思表示真实要求行为人的表达行为与其意图一致。这是合同生效的重要条件。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合法的意思表示将获得法律的约束力,而非法的合同则无法得到法律保护,也无法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例如,双方当事人不能签订违反国家禁止交易的合同,如买卖枪支等。即使意思表示真实,这类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护。不违反法律要求,意味着合同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逃避法律的约束。若仅部分条款违法,应确认这些条款无效,但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根据《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办理。”因此,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延伸阅读
  1. 口头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2. 借名买房合同的效力问题
  3. 租房转租是否需要房东同意
  4.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5.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新民商裁判规则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法定担保方式
  2. 诉前财产保全所需材料清单
  3. 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权利和义务
  4. 担保物权的实现
  5. 拾得人将遗失物转卖给他人后失主还能要回吗
  6.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7.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