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的效力如何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保证的效力如何认定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30

 
156508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保证的效力认定条件

保证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其效力认定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以下是具体要求:

1.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通常不能独立订立合同;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只能订立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合同。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意思以一定方式表达给外部,并能被外界客观理解的行为要素。意思表示真实要求行为人的表达行为与其意图一致。这是合同生效的重要条件。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合法的意思表示将获得法律的约束力,而非法的合同则无法得到法律保护,也无法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例如,双方当事人不能签订违反国家禁止交易的合同,如买卖枪支等。即使意思表示真实,这类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护。不违反法律要求,意味着合同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逃避法律的约束。若仅部分条款违法,应确认这些条款无效,但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根据《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办理。”因此,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延伸阅读
  1. 借款没成功冻结了合同生效吗
  2. 提存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 不可撤销担保合同条款的效力是怎样的
  4. 婚前财产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5. 没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开发商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2.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3. 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保护规定
  4. 借用协议
  5. 工厂不缴纳土地使用税的后果和措施
  6. 独立保函规定还有效吗,保函手续的法律规定
  7. 债权转让对保证人的效力是怎样呢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