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动车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对于机动车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8-22

 
143760

机动车物权设立与转让的要件

根据《物权法》第二十三条,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在交付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四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两条规定确立了包括机动车在内的动产物权的“交付生效+登记完全对抗”规范模式。法律明确规定,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的物权变动需要进行登记。

机动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以下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1. 受让人受让机动车时为善意

善意取得是指受让人在受让标的物时不知道并且不应当知道让与人无处分权。对于机动车的善意取得,受让人只有在让与人占有机动车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才有可能是善意的。如果让与人未占有机动车,受让人明知或应知其无处分权,均不应认定为善意。在实际操作中,受让人需要查看机动车的相关证据材料,如行驶证、登记证书、转让协议、委托授权、法律文书和身份证件等。如果无权处分人无法提供这些证据证明其有权处分,受让人应怀疑该车的来源是否合法。如果受让人仍然坚持进行交易,显然不具备善意。

2. 以合理的价格受让

无偿取得机动车的情况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对于有偿情况下的合理价格,可以参考二手车市场的行业公认二手车折旧价格作为参考标准。

3. 受让的动产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机动车善意取得制度中最具争议的问题是“登记”与“交付”。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登记只是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而不是生效要件。因此,有观点认为机动车只要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即取得机动车的所有权,登记并非必要。然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因此,机动车属于应当登记的财产。

此外,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这意味着在判断善意取得时,应以登记为准。受让人的物权主张与已登记的原权利人的物权主张发生冲突时,原登记权利人的物权应得到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善意取得机动车的要件包括受让人为善意、以合理的价格受让以及受让的动产已经登记或不需要登记。在判断善意取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要件。

延伸阅读
  1. 机动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
  2. 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
  3. 如何认定票据权利与善意取得
  4. 善意取得的举证责任
  5. 抵押权适用善意取得么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受托资产管理包括不良资产吗
  2. 银行不良资产能否追回
  3. 个人债务被起诉会连累配偶吗
  4. 不良资产收购要注意什么
  5.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6. 网贷清退名单相关信息
  7. 个人债务纠纷算涉黑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罪
  4. 交强险赔偿
  5. 交通事故赔偿顺序
  6.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7.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机动车交通事故起诉状范本
  2. 保险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3. 机动车买卖合同范本
  4. 机动车驾驶培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