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28
企业逃废金融债务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些借款人对信用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赖账、逃债等不良行为得不到制裁,助长了借款人的投机意识。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银行无法提供信贷支持,形成了恶性循环。
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对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无法保护金融机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商业银行在贷前审查、贷款合同签订、贷后跟踪监督等环节存在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措施不执行、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商业银行在追缴逾期贷款时未能有效维护债权,也未将债务落实到改制后的企业中。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部门领导片面认为银行是国家的,鼓励企业采取各种手段逃废债务。有的还干预法院独立审判,导致企业大肆逃废银行债务。
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企业虚报注册资金,骗取法人资格和银行贷款。注册后立即抽逃注册资金,使企业无力偿还债务。
企业在改制之前将资产以分立或转移的方式,或以“投资”、“抵债”等名义转移,使银行债权无法实现。
企业在债权主张过程中以经营亏损、自然损耗、低价变卖资产或隐藏实物等手段,扩大资产损失,以虚亏隐匿资产。
企业利用租赁、合资、重组等改制方式,剥离优质资产,留下烂摊子承担债务,使银行债权无法实现。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债权人只能参与剩余财产的分配,严重损害金融机构的利益。
完善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制定严厉的赔偿和惩罚规则,强制债务人履行偿债义务。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依法收贷的效果。
加强信用观念的宣传和教育,促使企业自觉讲求诚信。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争取政府部门对维护债权的支持,正确处理好银行与企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支持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同时正确处理企业逃废债务问题,确保金融资产的安全运行。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信贷风险。银行要调整信贷战略,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进行资信调查和贷后监管,减少不良债务的发生。同时,采取有效的信贷资产保全措施,参与企业改制全过程,落实银行债权,维护自身权益。
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通过制定逃废银行债务客户名单管理办法等措施,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改善银行经营环境,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