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法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方式法律知识

担保法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03

 
139104

担保法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地位

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人对于物的支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物权是权利主体直接支配财产的权利,具有直接支配物的权利、直接享受物利益的权利和排他性的权利。物权的变动是物权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物权变动必须遵循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

一、公示原则

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物权具有排他性的性质,其变动常常具有排他的效果。如果物权的变动没有一定的公示方式,将给第三人带来不测的损害,影响交易的安全。因此,不动产采用登记方式进行公示,动产采用交付方式进行公示。不动产登记具有准确性高、公示力强的特点,因为登记是国家行为,采用文字记载并有严格的程序,登记簿对社会公开易于检查。动产的公示方式是交付,即标的物占有的转移。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为保证交易的迅速进行,物权法还规定了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拟制交付、指示交付等补充方式。

二、公示的起源

不动产登记制度起源于12世纪德国北部城市,其目的是保障交易安全。到18世纪,登记制度在普鲁士和法国抵押权中重新适用,并在欧洲大陆各国广泛推行。我国历史上物权变动采用公示主义也有悠久的历史,史书《隋唐》《食货志》对此有记载。从唐宋明清到民国,不动产采用登记,动产采用交付作为公示方式。

三、公示的适用

不动产的登记制度是物权公示中最重要的方式。不动产登记是指登记申请人对于不动产物权的设定、移转的专门登记机关,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登记。登记维护交易安全,当事人因信赖登记而进行交易,如果登记与实际物权状态不符合,当事人会遭受损失。不动产登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公示力,因此法律赋予登记以公信力,使行为人可以信赖登记所公示的物权状态进行交易。动产的公示方式是交付,即占有的转移。动产物权变动频繁,无法采用登记方法进行公示,只能通过占有来表现动产物权的变动。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登记不适用于动产物权。

四、公示的效力

物权变动公示的效力主要有两种:形成效力和对抗效力。形成效力要求物权的存在和变动以一定的公示方式表现出来,否则不能发生法律效果。对抗效力要求物权变动必须以法定方式进行才能生效。不动产的物权变动采用登记和交付作为公示方式,当事人信赖这种公示而进行交易,即使登记或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实际不符合,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物权公示的效力问题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了形式主义、意思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模式。

延伸阅读
  1. 夫妻房改房离婚分割怎样进行
  2. 登记可以构成善意取得吗?——专业律师解析
  3. 房屋转让抵押无权处分诉状
  4. 拍卖标的抵押贷款的条件是什么?
  5. 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员工提供担保违反劳动法吗
  2. 车贷逾期担保公司抢车违法吗
  3. 连带责任担保十几年了还有效吗
  4. 零首付买车需要担保人吗
  5. 反担保人要承担全部债务吗
  6. 侵犯专利权纠纷申请停止要提供担保吗
  7. 被执行人同时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