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可以构成善意取得吗?——专业律师解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登记可以构成善意取得吗?——专业律师解析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01

 
143707
很多朋友问,登记也会构成善意取得吗?这个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题呢?很复杂的吗?其实并不复杂的,有很多的朋友都想要了解关于这方面,对于这个问题,那么接下来小编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登记构成善意取得吗。

善意取得的法律要素

一、主体

转让人必须为无权处分人,受让人必须为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当转让人无权处分该物时,才会侵害原物所有人的利益,从而存在保护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需要适用善意取得的原则。另外,受让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以确保第三人的行为有效性。被撤销或无效的行为将无法保护其利益。

二、客体

根据《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我国规定善意取得的客体可以是动产和不动产。动产以交付为公示原则,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原则。

三、主观方面

受让人必须是善意的。所谓“善意”主要指不知情,即行为人在进行某种民事行为时不知道存在能够影响该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心理状态。对于认定这种“心理状态”,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受让人是否有“知情”的义务,通过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对转让人的了解程度,判断受让人是否能够判断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让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如果受让人明知其取得该物的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差极大,则可以认定其行为不是善意的;最后,应当考虑交易的场所是否符合常理。需要强调的是,善意取得是即时取得,因此善意的准据时点原则上应为法律行为发生时即受让财产时为准,事后知情与否并不影响善意取得的构成。

四、客观方面

善意取得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律行为存在,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让人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而受让人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支付合理对价”的法律行为。我国《物权法》中规定“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充分说明了这种行为必须是有偿的,受赠、继承等无偿方式取得的物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善意取得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但法律禁止流通的动产或不动产,例如贵重金属、毒品、麻醉品、国家专有财产、盗窃物、赃物等不适用善意取得原则。

延伸阅读
  1. 刑法对单位犯罪有哪些规定
  2. 抚养权纠纷可以特别授权代理
  3. 婚前的个人财产,离婚后如何分配呢
  4. 工伤事故合作医疗能报吗
  5. 离婚后怎样继承财产最划算呢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理方法
  2. 不良资产处置周期及法律措施
  3. 什么样的借款属于高利贷
  4.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5. 信用卡逾期1万还不了分期怎么办
  6. 法院判决不当得利之债,请问应该是几年
  7. 抖音主播利用情感维系上票,打着假谈恋爱的幌子,获取利益属不当得利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投标书范本
  2. 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3. 装饰工程分包协议(公司对公司)范本
  4. 公司股份有关的婚前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