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23
民间融资是指非金融机构的个人、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活动。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相比,民间融资是一种独立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融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正常的企业间商业信用不属于民间融资的范畴。然而,如果商业信用超出合同约定时间并收取利息或其他报酬,也将被纳入民间融资的范畴。
民间金融包括所有未经注册、在央行控制之外的各种金融形式。一般来说,“民间金融”一词包含在“非正式金融”中,非正式金融既包括民间金融形式,也包括一些正规金融机构的非正式产品和形式。在中国,由于民间金融规模庞大,因此有必要突出民间金融的部分,而不是笼统地称之为非正式金融。
根据调查情况,参与民间借贷的人大多数生活较贫困,而参与民间借贷的多数是生活比较富裕的生意人和企业经营者。借贷款项用途在农业乡镇主要是用于生活消费和临时性的资金需求,而在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地区则主要用于投资办企业和经商。民间借贷形式主要分为“企业之间融资”、“企业向个人融资”、“工商户之间融资”等四大类。
民间借贷的主体体现了社会关系的“信息对称”性。民间借贷双方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社会关系媒介实现资金融通,形成了信用保证替代正规金融风险评价体系的现象。这为民间借贷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特有的载体。
民间借贷能够满足民营经济“短、快、灵”的融资需求。当农户需要资金支出时,民间借贷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他们优先选择的融资方式。由于大多数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很难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借贷。如果没有活跃的农村民间借贷市场,农村信用社将无法成为真正的商业经营实体。
根据调查情况,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普遍较高,并且不断上升,年利率一般在7.2%~15%之间。2006年,受商业银行扩大借贷利率上浮空间和基层借贷规模萎缩因素的影响,加上中国试行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利率水平较去年同期平均高出2~5个百分点。由于个体工商户借贷期限较短,风险较大,所以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一般在15%~30%之间。
根据调查,被调研户中有50.38%和46.50%的借贷金额在2006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是由于“亲缘”、“业缘”、“地缘”等关系,只发生了借贷融资本金,而没有收取借贷利率。此外,选择调查了多家民间融资企业与个体户,他们的融资方式包括通过亲朋好友、员工和各行业借贷融资。由于融资期限不同,利率一般在7.2%~30%之间,主要用于流动资金周转。融资户反映利用民间融资及时、方便,但担心民间借贷融资缺乏金融法律法规保护,存在多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