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检查是行政法律行为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监督检查是行政法律行为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1-31

 
133084

行政监督的定义

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

行政监督检查的性质

行政监督检查不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而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权。只有在进行监督检查后,行政机关才能对违法行为作出具体的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监督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行政监督的合法性是行政监督主体从事行政监督的必要条件。合法性主要体现在行政监督主体的合法性、行政监督活动符合法定程序、行政监督活动符合法定方式三个方面。

经常性原则

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经常性活动,存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具体贯穿于决策、协调、执行等各个环节。经常性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政府行政组织和公务员在处理公务中的不当行为、违法现象,并及时纠正和处理,避免增加社会成本。

平等性原则

依法监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行政监督的基础。无论是领导机关还是被领导机关,无论是专门监督机构还是一般机构,无论是领导者还是一般公民,在进行监督的权利和接受监督的义务上完全平等,不存在不受监督的特权或享有特权的监督。

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主要指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和监督范围的广泛性。行政监督的性质决定了全体公民对政府的公务活动均有实施监督的权利。这种广泛性还表现在行政监督要对一切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行政措施、行政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行政监督实施后的结果如何。有效的行政监督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及时,违法违纪必须追究,执法必须严格。

延伸阅读
  1. 商标法释义第六十一条
  2. 其他政府单位与电力设施建设中互相妨碍怎么办
  3. 监事会的具体职责包含有哪些
  4.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审议亮点解读
  5. 给单位需要怎么配合监督检查部门监督检查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4. 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谁?
  5.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6.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7.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