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呢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2-08

 
133035

行政诉讼程序

1.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立案:

1.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

2.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

3. 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

4. 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行为。

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行政申诉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

2.审查

人民检察院立案后,应当及时指定检察人员对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审判活动进行调卷审查,并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查。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出抗诉。

3.提请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

4.出庭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再审法庭。若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可以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再审法庭。

5.提出检察建议

对于符合提出检察建议条件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或其他单位提出检察建议。

延伸阅读
  1.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2. 原告:_____________________,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
  4. 重庆虚假代言广告纠纷律师收多少钱
  5. 泸州绑架罪找律师收费多少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撤销判决及其适用情形
  2.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3.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