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将合伙组织本身作为诉讼当事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可不可以将合伙组织本身作为诉讼当事人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9-09

 
132911

将全体合伙人均列为当事人

观点一:合伙诉讼的必要共同诉讼

根据“诉讼标的共同”的理解,合伙诉讼被认为是必要的共同诉讼。共同诉讼是指复数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的诉争属于同一民事法律关系或以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的民事权利义务。在合伙诉讼中,复数合伙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合伙人共同构成一方主体,他们具有共同的、一致的、不可分割的民事权利义务。如果共同权利人或共同义务人被遗漏,起诉应被驳回。由于合伙经营是个人合伙的特点之一,全体合伙人是合伙经营的经营者。在合伙诉讼中,全体合伙人具有共同的、一致的、不可分割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应将全体合伙人列为诉讼的当事人。否则,起诉将被驳回。

此外,该观点认为合伙组织没有民事主体资格,因此也没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其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的理由如下:1.根据《合伙企业法》第31条的规定,合伙重要事项必须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每个合伙人的意愿都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因此没有集体意志;2.合伙财产是全体合伙人共有的,因此合伙没有独立性,也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3.合伙事务的执行主体是合伙人而不是合伙本身,即使委托一名或多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执行合伙人实质上代表全体合伙人而不代表合伙本身。

将合伙组织本身作为诉讼当事人

观点二:将合伙组织视为其他组织

根据该观点,合伙组织被视为没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财产但没有法人资格的组织。该观点认为个人合伙是根据法律成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出资、经营,并拥有合伙财产,但它没有法人资格,因此完全符合其他组织的特征。此外,由于合伙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使得合伙具有较强的团体性,这也是其他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根据《合伙企业法》第39条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从这一条规定中可以分析出,合伙企业是承担对外债务的主体,只有在其财产不足时,各合伙人才承担补充责任。

该观点反对将合伙人作为诉讼当事人的另一个理由是不利于节约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

以合伙人人数区分主体

观点三:根据合伙人人数区分当事人

该观点认为,如果合伙组织成员较少,则应将全体合伙人作为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共同起诉或被诉。如果合伙人数量较多,则将其视为其他组织对待,以合伙组织的名称作为当事人,由合伙组织指派代表参与诉讼。

延伸阅读
  1. 法院做伪证犯法吗
  2. 司考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多选(2012年)
  3. 企业怎么规避合同诉讼的风险
  4. 被告要求返还彩礼能否构成反诉
  5. 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本国人犯罪会被驱逐出境吗
  2.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3. 治安调解影响政审吗
  4. 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5.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6.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7. 管辖权异议审理实体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