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证据与外文证据的区别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域外证据与外文证据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9-18

 
132609

行政诉讼证据类型中的域外证据与外文证据的区别

证据的形成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域外证据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形成的证明材料,而外文证据则没有这个要求。域外证据强调证明材料的形成地,而外文证据强调语言种类,可以来自境外或境内。

行政诉讼阶段的形式要求

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域外证据需要提供相应的公证、认证手续。而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外文证据要求提供标准的中文译文。如果域外证据是中文文本,则只需提供公证、认证手续;如果是外文证据,需要提供标准的中文译文,并且如果外文证据是在境外形成的,还需要提供公证、认证手续。

对证据性质要求的侧重点

对于域外证据,强调公证、认证手续,重在确保证据来源和真实性。对于外文证据,要求提供标准的中文译文,首先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其次也方便对外文证据的质证和认证。

提供不能的后果

如果域外证据不符合规定,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规定,将失去证据效力,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而如果外文证据是在境内形成的,当事人未能提供标准的中文译文,并不一定导致举证不能的后果。这是因为行政诉讼应当适用法律、法规并参照规则,而对于外文证据的认定有独立的规则存在,司法机关应予以尊重。此外,外文证据种类繁多,有些证据虽然是外文,但内容非常简单,甚至在我国现在的情况下几乎成为了常识性知识,实际作为证据使用的是证据所包含的图形等非文字性内容。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如果外文属于常识性知识,不需要当事人提交中文译文,法院认定行政机关举证不能会给当事人设定更严格、不必要的义务。
延伸阅读
  1. 民法典保证单位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2. 流押条款和流质条款的区别是什么
  3.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4. 不当得利不成立可以告诈骗吗
  5. 治安传唤与刑事传唤有什么区别?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谁?
  3.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4.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两类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