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政诉讼的证据是无效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哪些行政诉讼的证据是无效的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8-01

 
132586

行政诉讼中无效的证据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该规定概括地说明了以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被认为是无效的证据。目前尚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哪些证据被视为无效证据,这由审判的法院自行决定是否采纳。如果对决定不满,可以要求复议。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类型

根据《行政诉讼法》,证据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书证:指记录或表示待证事实的文字、符号的文书,例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
  2. 物证:指外形、特征、质量等物品所反映的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药品等。
  3. 视听材料: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的与案件相关的事实材料,例如录音机记录的声音、语言,录像机记录的人物形象和活动,电子计算机存储的数据等。视听材料可以由当事人提供,法院也可主动向相关单位和个人索取或复制。
  4. 证人证言: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法院提供的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除精神或生理上有缺陷而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和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外,任何公民和组织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一般应亲自出庭作证,特殊情况下无法到庭的,经法院许可后可以以书面证言的形式提供证言。
  5. 当事人的陈述:指直接利害关系人对案件事实及其证明情况向法院提出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予重视。然而,由于行政争议直接涉及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法院应客观对待当事人的陈述,注意是否存在片面和虚假的部分。当事人的陈述只有与本案其他证据结合,综合研究审查后,才能确定是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6. 鉴定结论:指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通过技术鉴定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作出的结论。由于行政案件涉及许多专业技术管理领域,鉴定结论是行政诉讼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证据。例如卫生监督机构对药品质量进行的检验证书。
  7. 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是指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无法取得的物证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所作的记录。它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也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形式。勘验笔录常用于涉及房产、土地、山林、环境保护等行政纠纷。现场笔录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决定时对现场情况所做的记录。

如果您在生活中受到不当对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情况可以咨询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

延伸阅读
  1.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2. 一、证据提交规定
  3.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4. 我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5.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案情
  2.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3.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是否有效?
  4.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管辖确定方法
  5. 上诉人:XXX
  6.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
  7. 官员双规后的工作情况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