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怎么分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怎么分类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2-20

 
132393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分为一般原则和特有原则。一般原则适用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而特有原则则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并与民事诉讼有所区别。

一般原则

一般原则在宪法、法院组织法和诉讼法中都有规定。学界普遍认为,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

特有原则

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原则。

区分一般原则和特有原则的目的在于:

  1. 明确原则的适用范围和领域,一般原则适用于诉讼的一般领域,而特有原则只适用于行政诉讼领域。
  2. 明确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重点,行政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一般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特殊性以及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对于与其他诉讼中相一致的一般原则可以作为非重点研究。
  3. 明确原则的作用和意义,一般原则反映诉讼的一般特点,而特有原则则反映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只有特有原则才能凸显出行政诉讼的精神实质。

基本原则的分类

根据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三大类。

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属于诉讼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原则除了一般原则外,还包括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除了一般原则外,还包括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除了一般原则外,还包括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这种分类方法与第一种分类方法在结果上是一致的,只是分类的标准或视角不同。

基本原则的主体分类

根据基本原则所规范的主体以及其所发挥的职能不同,可以将基本原则分为审判原则和诉讼原则。

审判原则是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诉讼原则是原告和被告在进行诉讼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由于基本原则对各方主体均有指导意义,因此,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即着眼于基本原则所规范的主要主体和其所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

审判原则包括:

诉讼原则包括:

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原则比较特殊,可以作为单独的一种原则,即检察监督原则。

延伸阅读
  1.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及相关规定
  2.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基本原则
  3. 级别管辖异议的提出和审查
  4. 涉外合同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5.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探析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2.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
  3.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规定
  4. 情报活动阶段:问题发现与目标确定
  5. 拒绝协助调取证据的行为是否违法
  6.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合法性讨论
  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