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28
公证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的关系类型来确定。对于亲生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公证解除,父母和子女之间仍然具有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并且父母仍然有抚养和赡养的法定义务。而对于收养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只要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解除规定,都可以通过公证来解除关系。
解除收养关系公证由收养人住所地公证处管辖。
(1) 解除收养关系公证必须由当事人本人申请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申请。如果被收养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解除收养关系必须由其生父母或合法监护人代理。
(2) 当事人解除收养关系的动机必须合法,不能逃避赡养和抚养义务,也不能违反社会公德。
(3) 如果被收养人年满10周岁,必须亲自表示同意解除收养关系的意愿,并在公证书上进行记录。
下列情况之一的公证机构不能受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申请:
(1) 收养人与有行为能力的被收养人有一方不同意解除。
(2)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被收养人的生父母已故且无其他监护人。
(3) 无行为能力的被收养人的生父母有一方不同意解除。
(4) 收养人或被收养人有一方患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5) 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并完全依赖被收养人维持生活。
办理解除收养关系公证时,应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
(1) 双方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其复印件。
(2) 双方收养关系成立的公证书或其他能够证明收养关系成立的证明材料。
(3) 解除收养关系协议书。
(4) 公证人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如果养父母发现所收养的子女有生理缺陷或其他病症并要求解除收养关系,一般情况下不会予以解除,除非生父母在送养时有意隐瞒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