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3-10-01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绩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地区的财政状况、级别、工龄、学历等因素的差异。
二、基本原则
(一)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向“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大、工作负荷强、管理责任重”的一线岗位倾斜的原则;(三)绩效考核挂钩的原则;(四)公开、公正、公平考核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县服务中心和乡镇计生服务站。
四、绩效量化考核
(一)绩效考核办法:采用百分考核办法。县服务中心负责制定符合本方案的具体考核评分细则,并报县局进行监督审核后,自行组织实施。(二)确定考核结果:考核领导组汇总干部职工考核量化得分,张榜公示五个工作日或召开全体职工会通报。考核结果与本人见面、人人签字制度,无异议后上报县局备案,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干部职工对公示的考核结果有异议时,必须在公示期内书面向考核组提出复议,对于考核组难以答复的问题,可经全体职工会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干部职工代表投票仲裁。(三)考核结果使用:绩效量化考核结果将同时记入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年度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考核中,作为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表彰奖励、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五、绩效工资的分配
(一)绩效工资构成: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保留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护士10%津贴。保留工资不变。绩效工资包括统一补贴、绩效补贴、临时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部分。自2009年10月份起执行。(二)核定绩效工资总额:绩效工资总额按各单位干部职工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和规范后津补贴水平每年到人社局核定一次。绩效工资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主要体现干部职工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单位根据考核结果,重点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职工进行倾斜。所有干部职工一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总和为本单位本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六、考核规定
1、不得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情形:(1)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考核不合格;(2)绩效考核结果为不称职;(3)本年无故旷工累计达5个工作日以上(含)的、事假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含)以上的;(4)被解除聘用合同的;(5)因违法违纪或其他有关规定停发工资。2、选派进修人员享受同岗位平均绩效工资。3、法定产假、婚假、丧假、因公致残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4、抽调到县行政部门工作的人员,其奖励性绩效工资享受同岗位平均绩效工资;抽调到其他岗位工作的人员,原则上不得享受。5、受到警告以上党纪、政纪处分或违反国家法律而追究刑事责任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6、借调出计生系统的干部职工,由借用单位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的,按本单位同职级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发放;7、经县局批准长期病休的按本单位同职级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平均数发放。
七、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一)县服务中心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所辖职工和乡镇计生站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组织、指导、督查、协调和管理。考核小组由单位领导和职工代表组成,单位一把手任组长,职工代表不得少于1/2。(二)县服务中心制定本单位和乡镇服务站的具体考评细则,并经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报县局审查,符合规范程序的,予以审批,并报县人社局备案。(三)县局将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纳入各单位一把手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内容,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县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情况进行督查。(四)县服务中心考核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对不按规定程序考核的,责令重新进行。在考核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将从严处理。凡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八、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乡服务单位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干部职工明白,实行绩效考核分配是国家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政策,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属于个人,只是按人头、职称等进行测算。(二)明确任务,认真实施:依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工作职能和任务,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认真细化、分解,核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量化指标分值,制定考核细则,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通过报县局批准后实施。(三)严肃纪律,公平公正:严肃绩效考核分配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规定程序、标准、办法考核的,不按考核结果分配的,造成绩效考核失真、失实的,实行责任追究制。考核结果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绩效工资实施后,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或奖金,不得突破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