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13
根据《行政强制法》,以下情况排除了行政强制的适用:
当发生或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社会安全事件时,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或临时措施。
行政机关可以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和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
以上行政强制行为的适用受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时,应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对于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情况,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和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不得委托他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与行政处罚权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应由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 实施前需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获得批准;
(二) 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 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 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 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救济途径;
(六)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 制作现场笔录;
(八) 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若当事人拒绝签字,则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 当事人未到场时,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十) 遵守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